回覆蘇蘅教授「公視 真要走向黑暗時刻嗎?」一文
政大新聞系蘇蘅教授20日於「聯合報名人堂」刊出的文章「公視 真要走向黑暗時刻嗎?」文中提及「政治上,政黨輪替後,公視明顯隨政府起舞。教育部在『自己的課綱自己審』,出現小學生和國中生都報名參選課審會代表的錯亂邏輯,但公視和客家電視二○一六年相繼在『青春代言人』和『誰來審課綱』節目,找了老師和學生大力幫教育部說話」。

文中所稱公視和客家電視的節目「青春代言人」和「誰來審課綱」,若沒有理解錯誤,應該指的是公視節目「青春發言人」和客台的兒少節目「小O事件簿」。對於教授提出的質疑,首先感謝蘇蘅教授對於兒少節目的關注與期許,同時也想針對文中部分內容提出製作單位的想法,藉此說明我們的製作目的與考量:

1.「青春發言人」的製播初衷,來自於國際兒童人權中提及的「社會參與及表意權」。有感於台灣社會長期以來上對下的教育模式,「大人」們經常抱持「小孩什麼都不懂」的想法壓抑兒少主體性,讓許多青少年難以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因而希望能夠透過「青春發言人」來傾聽青少年對社會議題的聲音,也提供一個屬於青少年直接單純又有力的發聲平台。

2. 曾於2016年8月27日播出的節目中,我們討論過當時社會關注的「學生是否適合審課綱?」的議題,節目中先訪問當時李家同教授和家長團體代表對「學生審課綱」的擔憂,接著又訪問台灣北部、南部不同區域青少年對這些疑慮的想法。另外,節目也在固定單元「思辨180」中,邀請台北大直高中黃益中老師和哲學作家朱家安對談此議題。如何讓議題做出最全面的討論,一直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對於「學生是否適合審課綱?」,各界自有不同觀點,然而民主社會之可貴在於不同觀點也能互相對話,並在思辨的過程中,逐漸梳理出社會最大利益和幸福。如何在主流媒體青睞的「專家學者」或「權威人士」之外(通常是握有話語權的大人),毫無保留地傳達(意見通常不太被重視的)青少年的觀點,讓社會有機會聽到來自學生的真實聲音,並藉此促進溝通。

3.節目中大多數同學的意見,是支持「學生審課綱」,因為他們認為「學生是課綱的使用者,可以就受教者的角度提供意見」。對於「大人」的疑慮,這些同學們敘事有條有理,十分精彩,這和蘇蘅教授提出「學生參選課審會代表」是「錯亂邏輯」的意見有所不同。受訪學生和節目都沒有「大力幫教育部說話」之舉,卻被張貼此標籤實感遺憾。

4.「青春發言人」面對不同的社會議題,均努力秉持初衷傳達青少年意見,並非如教授文中所說「明顯隨政府起舞」。例如我們不斷透過訪問青少年真實的想法,或是自學生不一樣的學習方式等,提出對現行教育體制的反思。又例如第14集討論教育部「大學考招新變革」、或是第19集探討「延後上學能否解決學生過勞問題」的議題等,均針對政策內容提出不一樣角度的思考,希望能促進社會思辨對話。

兒少的主體性和發聲權,在世界公共電視均是備受珍視的價值。身為長期製作兒少節目的媒體工作者,我們肯定並相信兒童和青少年有能力對社會發表意見,並有改變世界的能力,這同時也是各國兒童影展中,極為看重的價值和議題。比方2015年,公視兒少節目《老師您哪位?李惠仁的公民課》就曾因小學生挑戰當時台北市的牛奶政策而廣受關注,該節目因此獲得『日本賞』、『美國金鷹獎』、『芝加哥國際兒童影展』等獎項肯定;《青春發言人》也在去年入選2017 INPUT世界公視大展。但可惜的是,長期以來只要新生代有精彩的發言,就會出現「懷疑他們被政治或媒體操控」的質疑聲音,不願意相信他們也有獨立判斷能力、不願意相信他們的觀察比大人還更敏銳。

兒少節目的任務之一,在於灌輸觀眾去發現周遭環境的欲望,同時變得具備主動性,秉持不提供單一價值或正確答案。

另針對蘇蘅教授亦在文中提及「因為文化部帶風向,公視和華視趕忙製作新南向政策專題報導。」

公共電視從創建以來,新聞部的工作就採行製作人制,由專業製作人選定議題及規劃採訪。以蘇教授文中所提及「新南向」專題報導為例,是由晚間新聞製作人、採訪組及獨立特派員節目共同策劃製播。 策劃新南向專題報導的構想不難理解,因為東協市場的發展及可預期的前景是本區域國家共見共聞的事實,因此也才有中國的「一帶一路」、日本的積極布局搶進。而南韓媒體日前也才以日本及台灣在東南亞的積極布局,批評南韓政府動作太慢。因此,面向東南亞原本就是新聞媒體應該探討的議題,無關蘇教授文中所謂「文化部帶風向」。

至於蘇教授文中勉勵公視新聞應該對「公共價值有正確的認知和堅持」,這一點公視新聞部在製作人制及製播獨立的傳統下,向來不畏懼站在權力的對立面。公視新聞部製播的論壇節目對行政部門也多所批判。新聞部感謝蘇教授的提醒,但也可以無愧無懼地說一句:我們沒有辜負人民的負託和期待。日後也會為公共媒體的進步持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