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視主題之夜SHOW」從原住民議題出發 探討「微歧視」
【台北訊】本週五(1/8)晚間十點《公視主題之夜SHOW》播出紀錄片《第一次接觸》,此為加拿大公視推出的實境節目,精選六位年齡、身分不同,對原住民充滿刻板印象的加拿大白人,進行一趟原住民生活的體驗之旅。映後論壇邀請到精神科醫師鄧惠文,以及具有原住民身分的紀錄片導演馬躍·比吼和喜劇演員喬瑟夫,與9位公民進行討論;並與紀錄片導演Jeff Newman及製片Stephanie Scott越洋連線,共同探討原住民歧視議題。
製片Stephanie分享了親身經歷,由於加拿大的原住民同化政策,自己一出生就被迫與家人分開,直到28歲才第一次見到母親,「儘管有收到一小筆和解金,但怎麼樣也彌補不了和家人之間斷了聯繫而失去的文化連結。」導演Jeff Newman表示想藉由紀錄片帶來改變,「我希望透過人與人的接觸、互相傾聽,而且實際地和原住民生活在一起,打破加拿大對於原住民的迷思。」

馬躍·比吼直呼在台灣普遍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就是喝酒,笑說:「媽媽酒量是真的非常非常好,但我連媽媽的十分之一都不到!」鄧惠文則追問小時候在學校會不會被期待很會跑步或運動細胞很好,馬躍·比吼回應:「故事總是有例外,不是每個人都一樣,不該直接預設某個族群的人就是那個樣子。」

在都市出生的喜劇演員喬瑟夫有感而發,「在都市被說不是漢人,但回到部落也被認為是台北來的。」關於自我認同的迷惘,直到上大學因為社團接觸許多原住民朋友,透過交流才開啟了思想上的啟蒙。但喬瑟夫也坦承很討厭被詢問原住民名字或是會不會講原住民語,「因為往往都不是真的想要認識我的文化,只是當作一個話題或是消遣。」

提及喬瑟夫曾拍過用山豬為例子討論加分制度的影片,鄧惠文認為這些提供給原住民的補助或保障,源自於歷史過程中的剝奪與虧欠,但恐怕無形中造成非原住民的敵意,對此馬躍·比吼無奈說道,原住民曾上街頭訴求名字、土地的歸還,卻從來沒有要過分數,「結果分數越加越多,但我們真正需要的卻沒辦法給。」

台灣存在許多不同族群,現場公民也談到對客家人的刻板印象和新住民的偏見,鄧惠文指出「微歧視」不只在族群之間,光是在年齡、性別上也還有需要努力去消除的地方。喬瑟夫表示自己曾一度排斥講原住民話題,但未來會不畏他人眼光,繼續發掘題材,做有意義的喜劇;鄧惠文則向喬瑟夫許願:「希望能談談更年期婦女的議題跟歧視!」

《公視主題之夜SHOW:第一次接觸》於1月8日晚間十點在公視頻道首播,週六(01/09)上午七點半重播。公視+( https://www.ptsplus.tv )則於本週六(01/09)凌晨零點上架至下週五(01/15)為止可免費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