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很有事》紀錄海島之聲-NSO美國巡演幕後 NSO執行長郭玟岑:是最有事的一集!也是無懈可擊!
【台北訊】公視旗艦藝文紀錄片《藝術很有事》於NSO國家交響樂團赴歐洲巡演前夕,推出〈海島之聲-NSO美國巡演幕後〉, 為疫後首次巡演留下寶貴的紀錄。公視《藝術很有事》製作人徐蘊康表示:「這趟拍攝旅程充滿挑戰與未知的,樂團籌備巡演所面對的種種不確定性,我們感同身受。」而這集也是《藝術很有事》七年多來攝製最繁複的一集,NSO國家交響樂團執行長郭玟岑說:「是最有事的一集!不過,也是無懈可擊!」

自2011年積極展開海外巡演的NSO國家交響樂團,以臺灣愛樂之名立足國際,期許以音樂搭橋,通往世界各地聽眾的心,讓人們能對「來自臺灣的聲音」產生共鳴。

在疫情後,2023年國際媒體關注這個擁有特殊地緣政治挑戰的臺灣當下,NSO堅持踏出國門,進行一場場美國巡迴演出。這個匯集世界各地優秀音樂家組成的樂團,首次邀請享譽國際樂壇的小提琴家黃俊文、林品任,吸引世界目光。

一趟巡演,乘載著海洋經驗的潮起潮落,這個百人以上的音樂家和行政團隊組成的樂團,直到燈光漸暗,指揮引領演奏的那刻起,致力合奏出四面環海的島嶼之聲。NSO首次登上紐約林肯表演藝術中心改裝後的大衛.格芬廳,華盛頓特區約翰.甘迺迪表演藝術中心等國際最重要音樂廳,以及雙橡園─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讓世界聽見臺灣。

疫情的不確定性,讓幕前幕後專業人員的工作更加複雜。透過鏡頭,將可見到專業人員精準細緻的籌備、精密的分工,音樂家老師們更傾囊分享如何培養出絕佳的默契,全心投入的準備只為展現出具國際水準的出色演出,讓國外的樂迷以音樂認識我們的所在─福爾摩沙!

公視副總經理陳昀利表示:「公視致力於提供高品質藝術服務,感謝NSO國家交響樂團協助《藝術很有事》製作團隊,隨行紀錄疫情後首次出國巡演幕前幕後。我們衷心期盼透過本片,讓國人以及國際看見臺灣的軟實力。」

NSO國家交響樂團藝術總監暨樂團指揮準.馬寇爾(Jun Märkl)説:「樂團巡迴十分重要,意思要走出臺灣,所有團員都像是親善大使一樣,到國外傳遞訊息。」

NSO國家交響樂團執行長郭玟岑表示,「NSO出國巡演,與其說是用音樂來溝通,不如說我們用文化來成為一個臺灣的代表隊,不僅有一流的音樂人才,臺灣作曲家的作品更代表臺灣的創造的能力。」

郭玟岑分享,在年假後開工前看完本片:「看完非常激勵我!我的工作是非常有意的!原本提早開工有點哀怨,結果,我開工後就很有精神。」「我們是非常龐大團隊,沒有團隊中所有人一起的努力是無法完成的。我們現在常常講個體主義,往往忘了背後有很多人支持,你可能不是認識每個人,每個人努力的深度也不同,可是,他們都是讓很多不容易的事情達成,都是背後的英雄;紀錄片製作團隊也是,在舊金山轉機,看到他們疲累,還有人確診,真的很謝謝他們。」

旅美小提琴家黃俊文分享自己學習音樂以及在國際樂壇發展的心路歷程,除了自己本身的實力以外,也需要很多的運氣,然後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可遇不可求。談到與NSO合作的這場演出,他說,「我覺得透過音樂這種軟實力溝通,是最直接,也最可以打到心裡面的契合以及溝通,所以布魯赫的《蘇格蘭幻想曲》這首曲子我覺得安排在美國巡迴的曲目上面,是非常非常適合。」

黃俊文分享紀錄片心得,他說:「這部片讓我思考,原來人們是怎麼看我們,我們做的事情在社會的意義是什麼?我們當一個音樂家,很多時候往往會忘記說,每天不斷精進技術、技巧、造詣,但那個造詣往往也把自己的視野框的更小,到頭來,做任何藝術的事,是要為社會做些事情,這才是藝術的本質,透過這個紀錄片再次提醒我當一個音樂家的重要性。」

看完本片後,黃俊文分享Paul也會疲乏,不同的角度,讓我自己有不同的視野。讓我思考,原來人間如何看我們,在社會的意義是什麼?當一個音樂家,往往忘記,技巧更好,往往把視野框的更小,藝術要當 useful scociety,這個紀錄片再次提醒我當音樂家的重要性。

導演吳佳明分享,在大師講座黃俊文跟學生說: 「我希望你可以想想唱歌的感覺,西班牙人一邊說一邊手勢很多,可以把這種感覺用到表演上,增添一些豐富性,」去過西班牙的他特別有感。也感謝攝影師從頭拍到尾,製作人徐蘊康每天拷片到深夜,無日無夜的工作。

《藝術很有事》之〈海島之聲-NSO美國巡演幕後〉,於3月21日週四晚間十一點半於公視播出,3月22日週五晚上八點於《藝術很有事》youtube頻道上架。更多詳情,請上公視《藝術很有事》臉書粉絲專頁查詢 https://www.facebook.com/pts.insidethea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