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嚇阻未成年性影片犯罪?《公視主題之夜SHOW》模擬法庭 邀觀眾思辨兒童數位性暴力相關犯罪議題
【台北訊】本週五(6/21)晚間十點《公視主題之夜SHOW》播出法國紀錄片《戀童癖2.0:暗網追緝令》(Pedophiles 2.0: On the Trails of the Predators),講述隨著網路的普及,兒童性虐待的影像持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傳播,技術平台和執法機構卻無法跟上此問題的步伐,深入揭開越來越多的戀童癖者為避免被發現而轉向暗網的情況,然而,現在於暗網上的最新趨勢是:「直播」。

本集《公視主題之夜SHOW》舉辦模擬法庭,特邀擁有法律專業背景的「法律白話文運動」社群總監劉珞亦擔任主持人、與近20位公民來賓,針對《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現行法律的規定以及情境題目,探討論壇主題「嚇阻未成年性影片犯罪—關起來有用嗎?」,從中思辨兒童數位性暴力相關犯罪議題。主持人劉珞亦在節目上有感表示,「每個法律和社會的議題背後都非常複雜,改善廉價的批評,也許是我們要注意的事」,建議大眾多了解相關成因與知識或許才是首要之事。

現場公民來賓們透過體驗「一日法官」相互交流各自的觀點,藉由接連提問的「未成年性影像犯罪」情境題,共同思索現行法律的合理性,其中情境題目之一「在網路上下載大量兒童裸體玩水照片,並使用在解決性慾上」的設想,引發來賓們深思討論其嚴重性。對此,曾擔任臨床獸醫師的博皓毫不猶豫地說,「我選太噁心!『抓去關』是我個人法感情上判斷,我不是法律專業人士,但我覺得就大眾的觀點來看,應該是關到死吧!」,也有公民來賓認為在「裸體」跟「性慾」不盡然能劃上等號的情況下,難以判斷其規範合理性。

接著討論到關於「虛擬兒童色情/虛擬兒少色情創作」的管制問題,有曾從事色情遊戲插畫工作的女性公民來賓不諱言:「性癖是自由的」,認為創作者本身或大眾在合法與安全的前提下適當滿足自己的性癖是合理的事;而同樣為創作者的獨立醫療人類學者陳奕村則坦言,仍會擔憂其中有隱藏犯罪可能的危機,「我會把所有虛擬的事情都看做是真的,雖然那是想像,但那其實是實際上發生過的事,是我們從現實生活中取材的。」

《戀童癖2.0:暗網追緝令》探究兒童數位性暴力案件在過去10年間呈現爆炸性成長,與戀童癖者藏身在電腦螢幕背後,為透過鏡頭直播的虐待兒童行為所付出的代價。《公視主題之夜SHOW》為讓觀眾更了解與關注兒少性剝削議題,特於節目錄製前向民眾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半數認為加重刑罰對於嚇阻未成年性影片犯罪的效果有限,僅1成公民持重罰才有效的見解;至於如何減少未成年性影片犯罪,除了刑罰和加強教育宣導外,「強化網路治理」、「開放匿名檢舉」、「由政府公開犯罪者長相及犯罪紀錄」等都被視為有效防制措施。

《公視主題之夜SHOW–戀童癖2.0:暗網追緝令》於6月21日晚間十點在公視頻道首播,週六(6/22)上午七點半重播,完整版節目內容同步上架「公視+」影音平台,也歡迎到Spotify、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KKBOX、Sound On、Firstory等六大平台上搜尋,就能在節目播出當周收聽最新的podcast節目音檔。更多詳情與公民論壇報名資訊,請至公視主題之夜SHOW臉書粉絲專頁查詢https://www.facebook.com/themenight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