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浪潮席捲全球媒體 公視辦AI國際研討會與工作坊 探公共廣電機會與挑戰
【台北訊】AI浪潮席捲全球,持續數位轉型創新的台灣公共電視從媒體角度出發,連續2天(9/5~6)邀集歐、美、日等國影視工作者舉辦AI國際研討會與實務工作坊,帶來各國媒體在AI運用與第一線觀察,也深入討論人工智慧的革新及可能衍生的問題。
 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影視產業經歷翻天覆地變化。公視研討會上,公視副總經理陳昀利、公共媒體聯盟執行長Kristian Porter以及法國、德國、西班牙、日本、紐西蘭、瑞典、美國等九國專業工作者,會中展示了AI在戲劇、動畫、兒童節目與音聲辨識等影視潛力,公視也宣布組建團隊與工研院開發手語AI應用的3年計畫。與會講者咸認AI導入媒體可降低部分成本,但更強調科技運用需以人為本,並要有一定規範,也需在公眾應用上揭載AI運用的透明度。
 公視總經理徐秋華在活動中提到,以公共廣電的角度出發,AI的導入有社會服務的功能。而公視副總經理陳昀利分享結合公視《聽聽看》、《手語新聞》及工研院的技術團隊為核心,展開2025~2028的三年計畫,他提到,「將持續建構標準化的SOP與手語資料庫,並將完整的資料庫透過AI技術,強化台灣手語在文化藝術或新聞上的擴展與公共場合應用」。
 美國公視兒童台內容資深總監Abby Jenkins認為,故事本身可以由人撰寫,而節目過場內容等部分繁瑣工作可以交由機器協製,提升工作效率。而德國之聲AI小組資深技術經理Ruth Kühn則提到,必須跟產業一起找尋導入AI的利基點,並發現優勢,但她強調「我們仍必須堅持傳媒本身的價值,而AI也不是來取代每個人的工作」。
 Ruth Kühn也認為在AI時代應更重視事實查核,「我們必須建立團隊,且擁有更多優先權與資源」。而瑞典公視製作人Tom Simon Staffans則提醒未來五年可能會有諸多因AI而引起的版權訴訟,並示警芬蘭的實驗表示「以AI生成影像,當中有25%學生與記者是判斷錯誤的」,認為在運用上應更加小心。
 法國電視台國際事務部總監Eric Scherer分享其AI運用流程採「人-機-人」機制,「我們還是人來使用AI,而頭、尾端仍由人所掌控」,也提到目前法國電視台仍不會運用AI來產製新聞報導。
 紐西蘭國家廣播電台數位編輯Rhonwyn Newson目前著力於運用AI與該國傳播機構保存原住民毛利語的工作,她提到「身為公共媒體我們必須要做好照顧少數族群,也希望透過AI幫我們補足部分工作」。西班牙公視創新管理經理David Corral提到,完備本土語言西班牙語的LLM(大型語言模型)在AI時代對公共媒體應用是必要的。
 而瑞典公視製作人Tom Simon Staffans展示他們結合校園與AI科技在兩個星期內拍攝出24集《聖誕奇蹟》節目。美國公視兒童台Abby Jenkins展示《Elinor wonder why》對話式影片,透過劇集作家與導演產出腳本、提出問題,借助AI科技讓影片與孩子互動,發現「過程中組織提問,會讓孩子更富動機且有更多回應」。
 而日本日本研究員內田翼會中秀出NHK目前在AI結合動態捕捉技術,讓虛擬主播打手語,目前日本142個地區的天氣預報都可以用手語在各類載具呈現,也導入在運動播報上。
 此外,公視昨與日本NHK合辦AI工作坊,邀請NHK媒體創新中心前主任田中瑞人、資深經理佐藤庄衛展示了NHK如何利用生成式AI,從多個角度評估節目企劃,為節目開發帶來全新的可能性。
 Metaphor Productions虛擬製作總監李賢治則分享如何運用AI結合LED虛擬棚場景,在3天半時間低成本打造出古裝奇俠劇,為中小型的製作團隊帶來福音。而公視《主題之夜SHOW》製作人莊又竑與能火動畫創辦人鄭義錡,則展示了AI在虛擬助理「插嘴編」開發上的創新應用,為觀眾帶來更即時的互動體驗,令人耳目一新。
 公視董事長胡元輝會中提到,在資訊傳播時代除了善用科技,也有責任把新科技應用透過妥善、合乎倫理方式在應用在工作上,而在創新與責任中間的平衡,是公共媒體現階段須注意的。
 公視致力於推動臺灣的公共媒體發展,透過全球媒體工作者到現場分享運用各種AI技術推動公共服務的實際案例,令國內了解什麼是負責任的AI使用,如何有效監管。不僅是技術的翻新,也是作法的創新,值得媒體工作者參考與省思,也協助臺灣影視產業在國際舞台上更具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