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訊】匠師的手藝是文化的記憶、也是信仰的實踐。屏東十位國寶級王船匠師以「一生懸命」的精神,為三年一科的東港迎王平安祭典打造王船,也親手打造一艘永久典藏於屏東縣王船文化館,作為鎮館之寶。屏東縣政府全程記錄造船過程,製作《匠師與信仰》紀錄片。6月11日首映會,公視總經理徐秋華感謝屏東縣政府捐贈該片予公視播出,讓台灣及海外觀眾得以看到燒王船科儀之外,罕為被看見的部分,也希望大家從這部作品中,看到台灣的精神,台灣的文化、台灣的價值。
《匠師與信仰》將於6月12日起在公視+影音平台獨家上架4K版,TaiwanPlus、CNEX電視頻道播出,7月21日晚上10點在小公視播出。公視+ 連結:https://www.ptsplus.tv/zh/programs/c3010865-7214-49da-bf80-f1431dedaacc 。
王船打造職人紀錄片《匠師與信仰》,全長三十分鐘,由屏東縣政府委由監製馮建彰所帶領的團隊,歷時一年拍製完成,完整呈現匠師們如何透過造船、雕刻、彩繪及風帆製作,將信仰化為實體,將地方的希望與祈福,寄託於一艘王船。
片中的匠師群包括王船組潘鳳得、蔡文化、謝春長、陳明益;雕刻組黃錦樹、黃進坤;彩繪組蘇天福、伍進生、李慶成以及船帆組蔡財安,這群平均年齡逾七十歲的匠師,有的從小學畢業即開始學藝,有的承襲父志,成為王船工藝的傳人。
他們大半輩子投入王船建造工作,依循古法打造每一細節,即便一身職業傷害,「只要王爺公保佑,無論如何都得做下去,因為這就是我們的使命!」老匠師們堅定表示。
屏東縣副縣長黃國榮表示,三年一科的屏東迎王平安祭典,不僅是地方的宗教盛事,更是世代居民心中深刻的文化記憶。位於東港的王船文化館,是全台首座以國家級無形文化資產「迎王祭典」為主題的文化場館,在這段文化傳承的歷程中,有一群默默耕耘的匠師,用雙手與汗水,把對神明的敬仰,化作一艘艘華麗壯觀的王船。這部紀錄片,不只是對匠師精神的致敬,也盼讓更多人深入了解迎王文化背後的情感與價值。
首映會特別頒發傳統工藝保存者登錄證書給潘鳳得、陳明益、謝春長、蔡文化、蔡財安五位匠師,傳承珍貴的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出席首映會各單位代有文化部次長李靜慧、屏東縣副縣長黃國榮、立委徐富癸、東港東隆宮董事長潘慶士、公視總經理徐秋華等。
另外,公視也推薦大家看完《匠師與信仰》紀錄片,繼續看公視紀錄片《藝術很有事》,製作的《過於喧囂的寧靜 東港迎王平安祭典的聲音風景》,從聽覺、視覺認識東港迎王平安祭典,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HZ3P3Ba2IU 。
(照片提供:屏東縣政府)
屏東國寶級匠師一生懸命共造神舟 公視+獨家上架《匠師與信仰》4K版 TaiwanPlus、小公視播出
2025-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