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訊】今天公布第21屆國家文藝獎7位得主中,柯金源是歷屆以來首位獲得該大獎殊榮的紀錄片導演,他最新力作《神殿》,將於12月5日晚上十點公視紀錄觀點播出。
本屆國家文藝獎獲獎者有小說家黃娟、藝術家莊普、笛簫音樂家陳中申、舞蹈家古名伸、劇場創作者王墨林、建築師王秋華和紀錄片導演柯金源。
公視新聞部製作人柯金源表示:「很感謝國家文藝獎的提名委員與評審委員,相當感恩!台灣各地區、各領域的紀錄片工作者,很努力的以各種方式傳達我們共同關心的議題,1980年之後,紀錄片的前輩,在人權、勞工、政治議題,已拍出了很多重要作品,所以到了1990年代,我就以環境議題作為記錄主題,期待台灣社會、執政者能夠更加重視環境保護。今天能夠獲得國家文藝基金會的鼓勵,也意味者,紀錄片工作者的各種努力,受到更多的關注。紀錄片是當代文化的載體、社會的記憶、執政者的一面鏡子。公共電視自1998年正式開台之後,成為台灣最重要的紀錄片播映平台,台灣紀錄片工作者也得以獲得更多支持,我也因此能夠將長期累積的田野紀錄資料,轉化為一部一部的環境紀錄片,感謝公視!感謝國家文藝基金會!」
人稱「柯師父」的柯金源,出生於台灣彰化伸港,1980年代開始以照片記錄台灣自然景貌,10年後他驚覺只拍攝「美麗」是不夠的,便開啟了台灣環境調查紀錄30多年的歷程;1998年進入公視新聞部服務至今,已累積28部環境紀錄片、20多萬張環境紀錄圖像、超過30萬字的台灣田野調查檔案,並先後獲得與入圍國內外100餘個文學與影展等重要獎項,獲頒攝影與非戲劇導演三座金鐘獎,美國【CINE金鷹獎】、美國廣播電視博物館-永久典藏,美國蒙大拿國際野生動物影展IWFF:兩項大獎與九項優異獎,出版著作《我們的島:臺灣三十年環境變遷全紀錄》猶如一部橫跨30年的史詩般紙上紀錄片 。
他的足跡遍及島嶼各個角落,每一部影片皆經過長期的田野調查、追蹤與考據,不僅能在時間縱深裡看見環境的巨大變遷,更誠懇反思人與自然共處的現況。他說:「如果海需要我,我就跳進海裡;如果山需要我,我就走進山裡。」
最新力作《神殿》,以獨特觀點,詮釋古老森林美學、生態哲學內涵。影片中陳玉峯教授用敬畏、讚嘆的視野,演繹植物演化史,以及森林生態系的多樣性與功能,同時以環境倫理的觀點,講述台灣霧林生態系統的奧妙;也映照出人類與山林水土環境的互動關係。
該片將於12月5日週四晚上十點公視紀錄觀點播出,同步於公視網路直播( https://youtu.be/ED4QXd5xAco ) 。12月6日起,《公視+》影音串流平台免費觀賞7天( https://www.ptsplus.tv )。紀錄片官網:https://forest.pts.org.tw 。
國家文藝獎公布 柯金源成為首位獲獎紀錄片導演 最新力作《神殿》於12月5日公視播出
2019-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