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訊】黃河清執導公視人生劇展《面容》,繪出醫院理髮部中一幀幀人情百態;邀來四位金獎級實力派參演,陸弈靜、江宜蓉分飾一對母女,兩人開拍前還到髮廳學習技能,在片中展現;張睿家詮釋辛苦照顧病父的兒子,一場病房拉扯戲,險壓不住演「大俠」出身的張復建;張復建也是出道以來尺度最開演出。
《面容》將於11月8日(週日)晚間10時,公視首播。製作人黃明春今(11/5)偕導演黃河清、製片陳北川與主要演員連袂出席媒體茶敘。這是黃河清自編自導的戲劇處女作,故事係他本人在醫院照顧父親有感而來。黃河清提到,照顧者可能不經意地忽略「生病的人也可能在意他們的面容」,也盼由作品探討醫院內人跟人的連結與情感交流。
黃河清表示,開拍前到醫院田調,看見病人要怎麼修指甲,開刀病患怎麼洗頭,甚至還有安寧病房的服務,這些都在劇中一一重現。陸弈靜與江宜蓉劇中飾演守著醫院理髮部一對母女「阿鳳」、「小靜」,為戲所需,兩人開拍前各自去髮廊學習;不同的是江宜蓉前往的是市區美髮沙龍,而陸弈靜去的是理髮部,兩人一個傳統、一個專業路線,學習到服務客人的動作、手勢、技術也不一樣。
對角色充滿新鮮感,陸弈靜說「過去沒演過幫人剪髮的」,這次為了飾演醫院理髮部老闆娘,親赴耕莘醫院見習,也親眼目睹原本萎靡的人經過打理「像換了一個人走出去」。
陸弈靜形容劇中職場說「那是一個奇幻的異世界,一個『虛累累』的病人,在裡面換個樣貌,人一清爽、放鬆了,樣貌就跟著改變」。
在醫院裡醫生負責醫病,而她的角色像是照顧患者的心理,劇中多場戲,她必須親手幫包括張復建在內的幾位演員洗髮、染髮、修容,甚至動刀剪髮。陸弈靜與導演溝通時加入她「陸式」的演員功課,強調主角本身「經歷自己生命的痛,因此帶著想照顧人的心情面對客人」,使這位外表大喇喇,心思卻細膩的老闆娘在鏡頭前、理髮部內極具說服力,也說她是位「哲學家理髮師」,默默地幫病人醫心。
陸弈靜也提到,在病房內要用約1.5公升的水就得完成幫病人洗頭作業,還說「不然你在家試試看?」,也認為大家平常在家其實都要珍惜資源,用少水也可以把頭洗淨。有一場她幫客人剪髮的戲,把對方頭髮剪歪,看臨演臉色有變,陸姐靈機一動,還說出金句「薪水不會漲,頭髮還會長」,導演順勢將戲放進劇中,意外地「有笑果」。
江宜蓉飾演陸弈靜女兒,是個崇尚專業的髮型師酷妹,劇組還在她脖子畫刺青,打造她帥氣的氣質。幾場為理髮專業起衝突戲碼,江宜蓉頂撞「自帶氣場」的前輩陸弈靜,針鋒相對的戲劇火花令導演黃河清都叫好;也常被陸弈靜的即興演出帶動,兩人一來一往,常需憋住笑地把詞對下去。
出道逾40年,張復建今年73歲,也是獲金鐘獎最多的男演員,過去常在古裝片飾演大俠、大官,因練功多年,身體仍舊強健,他說「筋有多長就能活多久」,特別著重筋骨功夫,還說自己還很軟,可以彎腰雙手碰地。《面容》劇中卻是臥床的老父,但他戲外仍精神抖擻、臉色紅潤,逼得劇組必須「上老妝」再將頭髮加灰、穿上患者服展現憔悴;他也認為這齣戲「是從影來最寫實的演出」,也因年紀大反倒放開來演,下半身還包紙尿褲、露大半腿上陣,演來相當犧牲!他也認為「人生就像電影,能為興趣活一輩子就賺到了」。
張睿家與張復建合作飾演父子,也勤於向劇圈大前輩請益。一場病床邊,失智父親拒絕穿紙褲與兒子拉扯戲碼,張睿家費一番工夫,才能制住武生出身的張復建,讓劇組見識到他驚人的功底與充滿爆發力的演技。張睿家身為父親照顧者,還要打理自己工作,壓力比山大!一場在室內接電話戲,導演要求一鏡到底拍攝,房內只留下攝影師與他,只見張睿家從壓抑到情緒釋放、痛哭,演來令人動容。張睿家也分享,自己因常跟教會到醫院,看見不同樣態的病人、為他們禱告,對醫院的戲很有共感。也回想到帶他長大的爺爺,當年也因罹患阿茲海默症,「最後階段幾乎不認得我」,在國中畢業那年,爺爺在睡夢中離開,讓他在打工地點嚎啕大哭。
以外,《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主演邵奕玫、新住民演員陳秋柳片中也有精彩的演出。影片配樂由獨立創作歌手黃玠編曲製作,清新又帶著淡淡哀愁的曲調,讓影片的情感更加鮮明、動人。
《面容》描述罹病的李雲與他總是逃避的兒子李翔來到醫院角落的理髮部,這裡成為改變他們關係的契機;體貼客人的老闆娘阿鳳,跟櫃檯裡總是板著臉的女兒小靜有著難以掙脫的心結。矛盾的母女、無助的父子、任性的罹癌少女、面臨抉擇的外籍看護,他們在小小的理髮部忘卻現實、彼此慰藉,也從鏡子裡審視自己最真的面容。
公視人生劇展《面容》 繪病房理髮部的人生百態
20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