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訊】本週五(7/4)晚間十點《公視主題之夜SHOW》將播出捷克紀錄片《我12歲,你介意嗎?》(Caught in the Net),該片透過社會實驗方式,讓三名成年女演員假扮12歲女童在交友網站進行測試,僅十天內竟收到近2500名成年男性的交友邀約。即使參與實驗的「假女童」強調「我12歲,你介意嗎?」,卻總獲得「不介意」的回覆,露骨記錄了網路性騷擾與剝削的黑暗實況。
本集論壇以「調情、騷擾、性暴力?令人迷惑的網路交友」為題,由精神科醫師鄧惠文主持,邀請諮商心理師王雅涵、社工督導曾峻偉等多位關注兒童保護議題的公民來賓,共同探討網路交友與兒童性剝削危機。
節目中,公民來賓們透過情緒桌遊模擬網路交友潛在危機事件,藉此體驗面對各式數位性暴力情境的感受。主持人鄧惠文開場即點出問題核心,許多兒少在進入戀愛關係與接觸性議題時,往往不知道此是被侵犯的行為:「究竟對年輕人來講,他什麼時候知道應該進入這個階段,還是說這根本是勒索或騷擾我的人?這就是今天最難的主題。」
社工督導曾峻偉深入分析「兒童性誘拐」的運作模式,指出成年加害者會利用孩子對性知識的不理解進行誘騙,假裝是大哥哥大姐姐想帶領孩子探索新新物,包裝成正向形象接近兒童,實則透過洗腦灌輸錯誤知識。更危險的是,加害者會刻意營造「秘密關係」,告訴孩子「這是屬於我們之間的秘密關係,你不要告訴任何人」,利用兒童害怕被家長責罵的心理,阻斷求助管道。曾峻偉指出,此種「以愛之名的傷害」現象,會使受害兒童誤認傳送性影像或發生性行為是「正常的愛情表現」。
諮商心理師王雅涵分享個人輔導經驗,舉例一名與網友交往兩年的孩子,雖進行視訊洗澡、電愛等行為,卻完全不覺得是被勒索,甚至不理解為何父母與老師要介入管制,「她其實分不清楚這個人的狀態,她的重點不是在於我不可以跟我的男友洗澡,而是我不可以被爸媽發現,還認為這就是愛。」
討論到兒童會被網路交友吸引的原因,學生Fiona認為是「有被肯定的感覺」,加上進入青春期後對社群認同與歸屬感的渴望。自由業工作者天羽夏月補充,每個人在十二歲時有不同身分認同需求,網路交友能找到不同於父母或朋友的關愛,但因為都還在摸索,可能無法辦別真正的戀愛關係、情緒勒索或合法性,加上害怕被父母否定,因此選擇隱瞞網路交友狀況。
《我12歲,你介意嗎?》的拍攝方式引發捷克社會對網路兒少性剝削的高度關注,更促使警方申請調閱本片影像紀錄,依此啟動犯罪調查、起訴與定罪。曾遭遇數位性暴力事件的公民來賓莉莉安錄影後表示:「這些事件可能存在你我身邊,無聲的聲音需要你來提供幫助,希望我們在這過程中不再旁觀,能夠成為勇於介入的旁觀者,及時幫助他人。」曾峻偉則呼籲,成人應主動建立兒童正確性知識,協助孩子識別潛在風險,避免遭到利用和傷害。
《公視主題之夜SHOW–我12歲,你介意嗎?》於7月4日晚間十點在公視頻道首播,週六(7/5)上午七點半重播,完整版節目內容已上架「公視+」影音平台,也歡迎到Spotify、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KKBOX、Sound On、Firstory等六大平台上搜尋,就能在節目播出當周收聽最新的podcast節目音檔。更多詳情請至公視主題之夜SHOW臉書粉絲專頁查詢https://www.facebook.com/themenightshow。
《公視主題之夜SHOW》播出網路黑暗面實錄《我12歲,你介意嗎?》探討兒童數位性暴力
202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