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訊】耕耘紀錄片領域三十餘年、屢獲金鐘獎肯定的導演劉嵩,推出的《南國啟示錄》第二季第三集,將於9月23日週二晚間十點於公視、9月24日週三晚間十點於華視播出。本集鏡頭將深入印尼爪哇島中南部的城市—日惹,這座有「世界蠟染之都」美譽的文化重鎮,不僅保存了深厚的傳統藝術與哲學,更展現當地居民對生命、信仰與家鄉的深切認同。
日惹作為爪哇文化藝術的核心,完整保存蠟染、宮廷舞蹈、皮影戲等傳統工藝,宛如一座「活著的博物館」。2023年,日惹「哲學軸線」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這條貫穿南北的軸線象徵人類生命的旅程,從南方海岸的誕生、歷史街區的成長,到最北端默拉皮火山的歸返,體現日惹對生命哲學的深刻體悟。
日惹皇室歷代守護爪哇文化,現任蘇丹十世更以「開放」策略,讓年輕人接觸皇宮文化。日惹皇宮五公主 Gusti Kanieng Ratu Bendara 表示:「旅遊沒有界限、文化沒有限制,在古老的包裝下,我們將重新詮釋文化。」透過開放學習宮廷舞蹈、皮影戲等藝術,皇宮正與年輕世代建立更深連結。
清真寺不僅是日惹的地標,也是文化的重要核心。考曼社區長老 Bimo Vnggul Yudo 強調:「在神面前不論階級與財富,對於穆斯林來說虔誠才是最重要的。」而大清真寺則不僅是禮拜場所,更是知識傳遞與社會關懷的中心。
在文化保存方面,2014年日惹被評選為「世界蠟染之都」。吉裡洛約社區在地震後啟動「日惹遺產崛起」工藝復振計畫,協助婦女就業並將蠟染技藝推向國際。帕庫阿拉曼皇宮皇后 G.K.B.R.A.A. Paku Alamu 直言:「蠟染是一種我們必須保留並持續發展的文化傳統。」蠟染工匠則以「愛的能量」投入創作,讓這項古老工藝在時代洪流中持續綻放。
除了皇室與工藝師,青年世代與大學學者也積極參與文化保存。日惹UGM大學推動「社區即課堂」計畫,修復因2006年地震坍塌的傳統房屋,藉此培養學生跨領域的文化保存觀念。Sita教授指出:「遺產保護必須整體、綜合並跨領域合作,才能真正延續。」
《南國啟示錄》第二季第三集,將透過劉嵩導演與團隊溫暖細膩的鏡頭語言,呈現印尼日惹如何將傳統文化轉化為凝聚家鄉的力量,並在多元共生中展現人類生命週期的哲思。9月23日週二晚間十點、9月24日週三晚間十點於華視播出。邀請觀眾一同走入印尼日惹,見證這段文明旅程與守護文化的奇蹟。
《南國啟示錄》走訪印尼日惹—蠟染之都的哲學與文化生命線
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