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訊】曾經因白米炸彈客事件入獄的楊儒門,2007年出獄後仍關注台灣農民問題,本週四晚間十點播出的公視紀實《一粒種子~楊儒門日記》,導演林琬玉、張博鈞紀錄楊儒門近年為了將金山打造成「候鳥的天堂」,日日奔走金山地區兩湖里間,推廣友善耕作與生態復育,達成環境永續發展,以改善農民的生活。
楊儒門一開始因喜愛潛水常跑金山,發現此地是候鳥南遷或過境的首站,為了提供候鳥更友善的環境,楊儒門每天騎著摩托車,從天母翻越陽明山來到金山,來回往返就需耗時兩個鐘頭。五年來,他推廣金山兩湖里(葵扇湖、倒照湖)的水梯田以友善耕作的方式進行復耕,並與金山農民契作水稻,因收購價格高於市面公定價,契作成員從原本第一年加入的兩位農友增加到33位,耕地也從1甲1擴大到30甲,目標是希望金山全區42甲耕地都能參與,讓金山成為真正的「候鳥的天堂」。
《一粒種子~楊儒門日記》紀錄下楊儒門為農業努力的現況,導演林琬玉笑稱,「楊儒門像是個為農民轉個不停的陀螺。」拍攝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是看到老農們與楊儒門之間的感情與信任,這不是短時間能夠達成的。花了三年紀錄金山生態和楊儒門,《一粒種子~楊儒門日記》生態導演張博鈞對楊儒門的親力親為也表示讚許,「楊儒門跟一般從事環境復興運動的NGO領導者很不同,許多在地農友越來越認同他在金山的作為,相信會有越多的農田加入友善耕作,讓金山變得更美。」
《一粒種子~楊儒門日記》同時也紀錄源自金山、世界僅存捕捉青鱗魚的技法-蹦火船。百年來的盛況,因漏油汙染、生態改變等問題,導致一期一會的青鱗魚季漁獲量減少,近年不得已只能轉型成觀光,導演林琬玉表示,最遺憾的是沒拍到蹦火船捕撈到很多青鱗魚的畫面,只能購買資料畫面來彌補。
林務局所推動的「國土生態綠網計畫」延續了「里山倡議」精神,希望人與土地和諧共生,楊儒門藉由台大昆蟲學系師生的生態研究、鄰近小學的校外參訪、食農教育的推廣等等,努力讓大家看見金山地區水稻田在友善耕作後的環境改變,更與在地的文化、生態、環境結合,楊儒門期望未來整個金山地區、甚至全台灣的土地,都能一同加入友善耕作的行列。
《公視紀實》系列紀錄片包含永續、文化、藝術等相關主題、更有鼓勵新銳導演創作的新創紀實短片,總計累積17部作品,包括12部長片以及5部短片,《一粒種子~楊儒門日記》將於2021年3月11日週四晚間十點播出。
公視紀實官網:https://www.pts.org.tw/ptsdocs2021/
公視紀實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ptsdocs2021
白米炸彈客楊儒門日日往返金山 為打造「候鳥的天堂」
2021-03-10